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 )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不切实际的幻想
【2】.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告诉我们( )
A. 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 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 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 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1】A
【2】B
【解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敢于好高骛远,并不是指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思想不受束缚;善于实事求是是指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1】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A项符合题意。
【2】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题目】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真理是( )
①客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因人而异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解析】 ①项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材料中没有体现;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③项符合题意;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
【题目】下面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是( )
A. 自己与他人之间总是相互包容的
B. 自己与他人之间总是相互排斥的
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人的思想无法超越现实环境
【解析】嫉妒是一种意识活动,最终伤害的是自己,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B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题目】“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
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说明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①项正确;这四个字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项正确;题中不是研究哲学的产生和作用,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题目】天文学家称,他们目前在距离地球33光年的太空中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是迄今太阳系外距离地球最近且比地球小的行星。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解析】发现太阳系外行星,再次印证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④项符合题意;②③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 D。
【题目】茫茫宇宙中,每一颗行星或恒星都有其固定的运行轨道,人类探测卫星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便会酿成大祸。这充分说明( )
A.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B.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C. 意识独立于规律之外
D.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解析】试题分析:上述材料表明的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项A正确;选项B、D虽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意识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不能独立在规律之外,故排除。答案选A。
【题目】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B.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条件性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解析】
试题分析:A与题意无关。B表述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客观性。C表述错误,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答案选D。
【题目】下列体现了“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思想的是( )
A. 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
B. 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C. 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
D.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解析】A项指掌握自然规律,事情自然会成功;违背了自然规律,虽成功也不能保持;B项指懂得道理并不难,难在实现,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项体现遵循客观规律;D项体现矛盾的统一性;正确选项为B。
【题目】网络游戏中有许多关于神仙、妖魔、鬼怪的描述,他们往往具有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们的喜怒哀乐。这表明( )
①神灵世界就其内容而言源于现实世界
②人可以凭空想象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③一切观念性的东西根源于客观世界
④意识源于客观世界而又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试题分析: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不可以凭空想象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意识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意识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故②④项错误。题中的意思表明神灵世界就其内容而言源于现实世界。一切观念性的东西根源于客观世界。本题选B项。
【题目】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是:“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从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
A. “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B. 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C. 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D. “魔幻现实主义”源于主观世界,但反映现实
【解析】试题分析:“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说明魔幻是手段,现实是归宿,A说法错误;魔幻手法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正确;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写作手法,源于客观存在,D说法错误。
【题目】近些年,世界华人青少年经常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展、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等活动。他们深情地说: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根”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的变化
③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②观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说事物没有任何的变化是错误的,③观点错误,静止的相对的、有条件的,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题目】《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主张先富裕,然后“教之”,是因为( )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 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解析】孔子从卫国的实际出发主张先富裕,然后“教之”,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正确;A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
【题目】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①意识并不神秘,现代电脑同样具有意识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人类应该居安思危,否则,电脑终将取代人脑,人反而被自己发明的机器所统治
④科技的飞速发展显示出意识的巨大作用,但人永远是科技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电脑的智能化,展现出意识的巨大作用,但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脑,人类永远是科技的主人。②④项与题意相符;①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题目】对于当前个别地方出现的浮夸风,有人写道:“莫说扶贫难上天,只在反掌间,笔头一转,油粮翻番,猪羊满圈。官升数字,数字升官,戏法常变。坑了乡民,瞒了上级,乐在当官。”这种浮夸风( )
①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③表明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④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表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个别地方出现的浮夸风,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的表现,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①②④正确;③浮夸风的精神是不可取的,选项错误。该题选A。
【题目】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这说明意识是( )
A. 动物心理发展的产物
B. 社会发展的产物
C. 人脑高度发达的产物
D. 客观存在的反映
【解析】题中强调意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这说明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项与题意相符;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项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项错误;D项揭示了意识的本质,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题目】观察下图。一位艺术家经常利用汽车车窗上的灰尘作画。这些用尘垢创作的艺术品,让他的车成为真正的街头艺术。艺术创作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 )
A. 具有主动创造性
B. 对物质世界起决定作用
C. 能任意改变物质对象
D. 有时与现实世界没有关系
【解析】意识的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艺术家经常利用汽车车窗上的灰尘作画,正是意识主动创造性的表现。A项与题意相符;BCD项理解错误;正确选项为A。
【题目】继我国成功发射“嫦娥”系列卫星之后,我国又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为建立空间实验站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世界上无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④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②③项符合题意;①项在题中没有体现;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题目】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然而近几百年间,外来物种借助人类的帮助,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环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这说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请运用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遵循不能违背,违背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引进物种,导致当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二是指自然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能够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运用哲学常识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实干”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
(2)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只有坚持实践才能够改造世界。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重视“实干”,才能够获得认识,才能检验、发展我们的认识,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③没有行动的空谈,就是脱离实践的认识,必然误国。
【解析】(1)从哲学上讲,“实干”就是重视实践,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
(2)问回答为什么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主要回答出实践的重要性,包括实践的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现实意义(空谈误国,实干兴帮)。
【题目】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题型是辨析类试题,考生注意既要看到该观点的合理性,也要看到该观点的不合理性,可以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观点。
【题目】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神创说。但也有许多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现在,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科学是怎么回答的?
【解析】科学地回答天地万物的形成和起源问题,就是回答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性原理,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