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洪荒之力”、“蓝瘦香菇”……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意识能够能动认识、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图表内容表明(    )

比较

世界观

行为表现

幼年

相信一切童话都是真的

极力模仿

青年

怀疑一切道理都是假的

总是叛逆

中年

认清了世界的半真半假

处事稳重

老年

体会到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较劲、不折腾、难得糊涂,就会天天快乐

与世无争

 

 

A. 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B. 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 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D. 只要是具有一定世界观的健全的人都具有哲学思想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材料:善行善举,源于大爱。”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凸显社会“正能量”的网络募捐、微慈善等民间公益慈善迅速发展。借助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互动性、高效性,网络募捐可以使受助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摆脱困境,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力量;但同时,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保障募捐信息的真实性而屡屡出现诈捐、骗捐事件,并且,因缺乏对善款使用和余款流向的监管,让人们对慈善募捐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对于是否参与网络捐助,同学们看法不一。甲同学认为:网络募捐是爱心与真善的体现,不能因操心被骗而停止善行,我会积极参与网络捐助;乙同学则认为:一部分人利用网络募捐欺骗人、肆意消费人们的信任,助长社会冷漠之气,我不会参与网络捐助。

你支持材料中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加以说明。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雾霾” 成为2017年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影响民生的“心肺之患”, 倒逼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列表格是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程:

时代

核心思想

主要观点

古代

人是自然的“奴隶”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同他的关系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近代

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类能够征服、利用自然。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掠取,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加深。

现代

人是自然的“成员”

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为自然、人化自然或人生成的自然,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

当代

人是自然的“朋友”

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做到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树立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5年10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某校高二(7)班召开“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美丽家固“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刘同学在交流中说,全面建成小康中国,先要建设美丽家园。要坚持生态优先,形成“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坚持因地制宜,彰立本地特色;坚持兴业富民新思路,用科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天蓝、绿地、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为建设美丽家园献计献策。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 7提高到1/4;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的调整。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