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发展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验证了生态文明的正确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等严峻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解析】本题以国家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回顾能力,故考生主要回答出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即可。第二个问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表述,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分别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个角度进行展开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