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抢红包”现象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
(2)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抢红色”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抢红包”的尺度,不分时间、场合“抢红包”,冲淡年味并引发争议是不可避免的。
(2)示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抢红包”增添过年氛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也有忽略过年团圆氛围的一面。
【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第二问要求考生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中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抢红包”现象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问的知识范围为认识论,对于抢红包的现象引起争议是因为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不同,其原因是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对该现象的认识不同。第二问,考生从矛盾的主次方面加以分析即可,因为材料中涉及到了抢红包现象的利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