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 发挥“主心骨”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作用

B.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D.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湖南卫视《我是歌手4》强调以评审的大众化、过程的冲突性、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及选手的创新演绎作为评判的重要依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的本质是形式创新           ②大众传媒是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东方言“猴赛雷”(很厉害)通过一女网友发布“择偶标准”而在2016年风靡全国;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形象公布之后,因其脸颊的部分有两个球状的凸起,被网友谐音称作“猴腮雷”,因此又引申出了另一个调侃的含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崛起        ④网络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以“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21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北京启动。之所以要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③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

A. 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B. 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 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0月11日,“丝路拾珍一敦煌文化艺术展”在台湾师范大学揭幕。“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文化记述的历史之漫长,领域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材料揭示了敦煌文化

①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②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④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④    D. ①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应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意义。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材料一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的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请回答:

(1)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航天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