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立法机关,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修改《立法法》(答出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亦可)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大表决高票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作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体现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①树立法治意识,学习法律法规,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依法行使和维护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多种方式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使法律法规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③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解析】(1)问要求简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属体现类题型。具体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审清设问的角度、范围和知识指向。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两者相符合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通过阅读材料,明确教材中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公民的相关知识,然后针对试题提供的信息,按照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原则来组织答案即可。(2)问属于措施类题型。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公民应该怎样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要求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根据教材内容,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内容,只要围绕设问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