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摒弃。②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进行文化创新。新版“24孝”行动标准就是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了孝道文化新的内容。③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个人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社会、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我们必须反对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接收的错误倾向,应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实现文化创新,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⑤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
【解析】(1)本题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为措施类试题。由材料“元代郭居敬编录24个孝子的故事,成为中国古代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有时会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可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摒弃;由材料中对新旧“二十四孝”的内容的对比可知: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进行文化创新;也说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个人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社会、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我们必须反对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接收的错误倾向,应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为措施类试题。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材中有明确的表述,考生只要调动基础知识就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