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党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运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武装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党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党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始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高认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3)①建议:将十九大精神同当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
②建议: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当地实践,依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为话题从三个角度组织材料,设置问题,检测学生对时政热点和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难度一般。
(1)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简要分析说明党坚持从严治党的价值。从设问看,“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属于《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所以需要考虑的主干知识较多,需要根据“党坚持从严治党的价值”来取舍,“党坚持从严治党的价值”变成通俗的设问就是“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意义”。“从严治党”属于社会意识,属于上层建筑,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有利于共产党员实现人生价值。最后把这些关键词展开就形成了完成答案。
(2)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设问,较为简单。首先明确范畴:认识论,超出认识论的观点言之成理也不正确。然后回归材料:“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每一次党代会对于生态文明都有新认识,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和上升性。
(3)要求从实践观、矛盾观角度,就“如何运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当地发展”分别提出一条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属于半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注意限制词“实践观和矛盾观”各提一条具体建议,然后指出其哲学依据。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意见和建议言之成理均可,难度不大。
所以答案是:(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党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运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武装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党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党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始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高认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3)①建议:将十九大精神同当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
②建议: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当地实践,依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