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 (2分)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总体上坚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分)
③我国高考制度不断调整与完善,坚持稳中求变,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分)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几易其稿,最终“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3分)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新的高考制度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知识限定和答题方向都很明确,解答的难度不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即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真理和认识过程的哪些特征,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首先梳理真理和认识过程的特征,其后结合材料整理如下几个方面:①认识和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