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据《2016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数字阅读内容总量增长率达到88%,已经保持连续八年增长。“互联网+”己经改变了中国人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方式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极大地促进了 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方便、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早在摄影出现时,人们就认为绘画将被摄影所取代,人们还想过用电影和电视来代替绘画。但事实证明,每一种新媒体或者新艺术形式的出现并不能降低或取代传统艺术形式,例如绘画的价值和功能。这启示我们要处理好

A.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B.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C.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    D. 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保持北京古都魅力的重要部分。梁思成先生曾点评:“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如果请你为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撰写报告,可用的观点有

①中轴线反映了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      ②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 

③中轴线展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④中轴线的保护将确保北京文化传统的稳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上半年,一款名为“蓝鲸”的死亡游戏,由俄罗斯向其他国家蔓延。该游戏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产生抑郁、焦虑乃至自杀的心态,已被许多国家勒令禁止。这启示我们,在文化生活中要

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坚决改造腐朽文化

③拒绝接触外来文化                     ④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4日晚,秉承服务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G20杭州峰会主题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外名曲《春江花月夜》与《月光》合奏,《高山流水》与《天鹅湖》起舞……在交响乐的伴奏下,灯光、音乐、舞蹈、实景相互交织在一起,亭台楼阁、桥梁、荷塘等鲜明的中国元素,第一次在室外水上表演,结合新的全息投影技术,诠释“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晚会主题。美轮美奂、诗情画意的场景再次令世界震惊,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拿着手机拍照留念。

《最忆是杭州》“辐射”出来的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采茶舞曲”清新灵动,舞动勤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美丽的爱情传说演绎美好情感;“高山流水”礼遇知音,世界大同;“欢乐颂”热情好客,和平共进。在恢弘的场景下,情意并茂的演奏,观感细腻又不失心灵震撼;激发爱国情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世界震撼和共鸣。

材料二 2017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7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最忆是杭州”的场景再次让世界震惊给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

(2)根据材料二分析“老西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鄱阳湖湿地公园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鄱阳湖湿地公园景观初具规模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中国有信心再保护鄱阳湖湿地公园2000年。鄱阳湖湿地公园被人们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材料二  2016年,政府坚持鄱阳湖湿地公园还湖于民的理念,在全国率先尝试免费模式,众多游客慕名而至。鄱阳湖湿地公园也成为中国唯数不多的免费的5A级景区。鄱阳湖湿地公园免费开放公园景点及博物馆、纪念馆共52处,占景点总数73%。2016鄱阳湖湿地公园共接待国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增速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553.17亿元,增长17.8%。全市收费公园景点接待游客2311.03万人次,增长5.5%,实现门票收入11.3亿元,增长11%。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鄱阳湖湿地公园还湖于民的做法有何意义?

(2)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也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考生选择一种观点作答)。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根据上述材料拟定两句鄱阳湖湿地公园的欢迎词。要求:紧扣材料,主题突出,简洁明了,观点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