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农耕社会形成的传统节日文化缺乏现代元素,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生产方式下人们的文化诉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致使人们对节日文化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
(2)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充分发挥财政对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支持作用。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企业开发具有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产品,加强节日文化的传播。城乡基层自治组织通过民主管理,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传承。
(3)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阅读节。
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化民族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分二步,第一步是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阐述人民不喜欢传统节日的原因,是由于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阅读材料可知,是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即经济社会现状在文化上的反映,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体现了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关注经济利益,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第二步既运用上述哲理阐述相关材料即可。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具有学科内综合的特点。
建议类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同时本着建议措施从问题中来的原则,根据材料,政府是重要主体,要积极履行职能,发展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来宣传传统节日,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开发旨在宣传、传播、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产品,通过民主管理,开展群众性的传统节日的内涵建设等。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属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以端午节为依托,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主题,因此在设计流动时,要寻找能充分体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爱国主度)的资源。
意义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