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三字经》多次重新修订,充实和完善,其内容在准确性和全面性上得到了提高充分说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征。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诵读《三字经》能寻到共同的文化之根充分传统文化的这一特征。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三字经》是我国最早、影响最深远的蒙学教材,是中华文化经典的组成部分,对《三字经》的继承,体现传统文化继承性的特征。
(2)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解析】本题以《三字经》和国学的发展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特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知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的。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考生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加以分析即可。“经过前人多次重新修订,充实和完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就能寻到共同的文化之根”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三字经》是我国最早、影响最深远的蒙学教材”则体现了其继承性。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由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性,人们对本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图解知识】传统文化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