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真理是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从其内容来讲具有客观性。大量史实研究发现,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中国人的物质、精神和生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依据,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我们修正历史概念,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顽强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③真理不会因人而异,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修正历史概念,是要如实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到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要求,符合题意任意答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解析】本题以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主要原因。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真理的含义及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题设问指向结合中学生实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提出两条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要求,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等角度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