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②在生产环节,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要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绿色生产和达标排放。
③在分配环节,国家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坚持节能减排,实行绿色生产。
④在交换环节,国家要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促进绿色生产要素积极合理流动。
⑤在消费环节,消费者要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原则,坚持合理消费,崇尚勤俭节约,逐渐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2)
①人民代表大会要积极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确定责任主体和责任边界,确保有法可依。
②人民代表大会要积极行使监督权,监督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和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落实环保责任。
③“一府两院”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坚决贯彻执行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执法和环保司法工作,落实环保责任。
④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积极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推动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督促政府等机关依法保护环境,落实环保责任。
【解析】本题以党中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试题总体来看,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其设置比较科学。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角度,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题目,“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材料信息一般是某地、某事存在一系列问题,设问要求回答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等,故本题中,考生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的角度结合材料依次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题目解答措施类主观题一般有以下对策,对策一:明确设问主体。主体明确的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维,所答内容要符合角色身份;对策二:“三联系”分析对策。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故本题中,考生参照以上两个对策的,可以分别从人大的立法权、监督权、“一府两院”的职能以及人大代表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