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学生、家长、部分学校和专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物理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由于学生、家长、部分学校对高考教育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物理科目的选择。
(2)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规律。②重视科学实验,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生活化、具体化。
【解析】本题以高考改革试点中出现的不选物理学科的现象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价值观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育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一般,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比较容易。
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学生、家长、学校及专家对物理学科地位的不同认识。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侧重运用方法论知识分析问题。首先分析设问,需要调用的知识是价值观相应知识,包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由设问可知,学生、家长、学校及专家对物理学科地位认识不同,是因为大家的地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立场不同等,大家认识不同恰恰是大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大家对物理学科价值的认识不同,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最后按照措施类答题格式组织称完整答案即可。
第二问要求联系材料,请就如何学习物理学科知识对学生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属于半开放性问题,条件是“从学生角度”,提出“哲学方法论建议”而不是具体学科建议。符合这两个条件、言之成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