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分)
②保持“中国信心”,实现“中国梦”,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实际,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分)
③始终保持“中国信心”,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3分)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正能量对人的行为有积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3分)
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正能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3分)
【解析】
本题以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材料一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本题考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二简析把“正能量”一词放在社会中考量有何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