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节目通过对文物的梳理与总结,对文物进行实践演绎,创新了传播和继承文化的形式。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节目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③发挥了人民群众文化创新主体的作用。经过文物专家、流量明星、实力演员的共同演绎,让不同时空下的人们通过文物进行着对话。
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文博题材嫁接综艺节目抓住观众的眼球。
(3)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甲骨文“入名”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甲骨文“入名”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解析】
本题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分析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本题考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国家宝藏》为什么选择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从文化创新的角度,问题指向是说明《国家宝藏》为什么选择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3)甲骨文能够让中华五千年文化得到更好的坚守和完整的传承。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通过本题设问可以看出本题实际是要求考生回答甲骨文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三从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的意义、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等角度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