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丝绸之路精神中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体现了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②“一带一路”建设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能让沿线国家的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沿线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吸收,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③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加强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④既要热情欢迎沿线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别国优秀文明成果,也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一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角度,说明“一带一路”建设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意义。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设问指向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范围,主要包括: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及媒介、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