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 ①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立足国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做到了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思路的重要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实践证明,“唯GDP论”的发展思路难以为继,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我们要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解析】
本题以全国人大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认识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中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分析进行回答。
(2)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中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设问指向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