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一带一路”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其发展过程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能动性。“一带一路”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一带一路”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一带一路”体现了实践的特点,题目观点有其合理性。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们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题目观点认为人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片面的。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 ,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体现了人们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而非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联系。因此题目观点片面。
【解析】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实践的特点,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本题要求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从材料可以看出,“一带一路”确实体现了人类实践的特点,但并非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起来的新联系。可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的特点,即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等方面,说明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可从联系的客观性,说明我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体现了人们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而非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联系,由此指出该观点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