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福建省仙游榜头中学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7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9月10日在河北承德丰宁开始

②2017年9月3-5日,在厦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

③2017年8月20日,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

④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

A. 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B.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3月5日,是第五十四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①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A. 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 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 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退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以巴西音乐人汤姆(Tom)和维尼修斯(Vinicius)命名的里约奥运吉祥物在世界各地热卖。据奥组委预测,2016年奥运会纪念品销售收入将达10亿巴币。奥运吉祥物的热卖体现了()

A. 文化的单一性带来文化的丰富多彩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4月10日,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A. 文化影响经济活动

B.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 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D.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兴起“汉语热”和“儒家文化热”。在2010~2016年短短六年时间里,仅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就翻了十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

B.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

D.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 受教育程度

B. 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每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B. 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 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①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现在人们提倡素质教育,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是()

A. 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 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影响

C. 教育就是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D. 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古典诗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信息时代非但不过时,反而成了一种新兴的时尚。在各大网站中,都可以看到古典诗词日益融入日常生活,成为重要的时尚元素之一。以下对于古典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典诗词辉煌灿烂,不存在不合时代发展的封建遗存

②古典诗词内涵丰富,是先贤留给我们的丰富精神财富

③古典诗词魅力不减,理应全面继承并使之能发扬光大

④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开幕,本届大会以“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主题,旨在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以至于推进儒学学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

A.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B.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 文化创新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D.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变化发展的             D.积极向上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1月23日,“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认定有利于

①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

③推动各国文化的交融                   ④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越来越多地利用航拍机、微型摄像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对大型活动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表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A. 已经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B.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C.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导致了旧的传媒的消失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这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思想   D.传统文艺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作为下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中国北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八分钟演出,再现中国元素,在精彩的演出背后,科技的力量让创意更加丰满。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中外文明激情相拥。这种相融相拥有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③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传统的民本思想和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与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12分)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许多青少年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

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