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这说明实践推动着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理念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生态文明观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到现在的“五位一体”,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十二大”到“十七大”发展过程检验了之前几个文明建设的正确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