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或者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④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我国对社会发展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都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真理性认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我国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并与时代的变化相符合。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且还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解析】
本题以“生态文明”“主要矛盾”为背景材料,从唯物论、认识论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材料重要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1)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论”的知识点。关于“唯物论”的原理主要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其次,分析材料。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的原因:环境污染严重(一切从实际出发)、破坏环境带来的影响(规律的客观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意识的能动作用)等。把这些信息与唯物论的原理、方法论一一对应组织答案即可。
(2)首先,明确关于“真理”的知识点有: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其次,分析材料。材料中四个不同时期对应四个不同的主要矛盾(体现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把这些信息与“真理”的知识点相对应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