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本质和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意识,否则不会产生意识。题中观点认识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够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是有用的。②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不的人其价值评价标准不同,因而“有用”的标准也不同。“有用即真理”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解析】
本大题共两个小题。以评析题的形式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本质”、“真理”等基础知识点。要做好本题,首先明确这两个基础知识点。其次,对于评析题的解题思路要掌握:要判断题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题中观点是错误的,要说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或者解决的方法是什么)等。
(1)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关于“意识的本质”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次,分析观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此观点看到了人脑对产生意识的作用,但忽视了其他的条件:客观存在。没有客观存在,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用课本上的语言组织答案即可。
(2)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关于“真理”的知识点有: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等。其次,分析观点“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此观点有正确的一面,承认了真理是有用的。但是“有用的就是真理”,这一观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运用课本上的语言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