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疑虑的原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洪涝灾害预防产生的真正原因的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①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洪涝灾害运行规律,从而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②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把握和认识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解析】
本题以泥石流危害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论及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中人们的疑虑,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等方面,说明人们对洪涝灾害预防产生疑虑的原因。第(2)问可结合材料中专家的观点,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等方面,说明可以通过努力,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正确把握和认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进而对洪涝灾害的发生做出准确预测,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1)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人们对洪涝灾害预防产生疑虑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面对洪涝灾害的巨大破坏性,除了悲痛,也使我们陷入疑虑与沉思:人类能否准确预防洪涝灾害?可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人们对洪涝灾害预防产生的真正原因的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而在这之前,必然会对洪涝灾害预防产生疑虑。
(2)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人类如何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从材料可以看出,专家指出:洪涝仍具有可预防性。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涝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准确的监测、预报和警报,可以尽可能缩小灾害的影响。可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可以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正确把握和认识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等方面,说明人类如何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