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而且带动了中南、西南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南亚。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是从整体的经济布局出发,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
(2)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对此要充满信心。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其间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稳妥推进。
(3)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面对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其中的精华,又要看到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要把握两点中的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不能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
【解析】
本题以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开放对我国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指向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联系观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等,按照上述解题原则和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本题考查事物发展趋势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
(3)本题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解答时首先明确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