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模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哲学家以分析幽默短信、讲述个人经历和与听众交流等方式,平实亲切地为听众们讲述了如何活用唯物辩证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等基础的人生哲学。由此可见 (    )   

①生活中的真、善、美离不开哲学

②哲学指导人们更好地追求真、善、美

③追求真、善、美需要我们学好哲学

④学好哲学就能追求到真、善、美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为人处世。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有人自认为看破红尘,悲观失望,对社会,对他人冷淡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这表明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起源于为人处世的方法    D.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哲学是科学的伟大母亲。”这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名言,这句话表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8年1月31日,“超级蓝月月全食”在天幕现身。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这些天文现象不同,天文机构及专家早就对这一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和最佳的观测地点做出精准的预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 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

B.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C. 思维是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 不可知论是不存在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一观点

①属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正确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属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④没有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一元论与二元论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

A. 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 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水是万物之始基

②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④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

A. ③→④→① B. ①→④→③ C. ②→①—③ D. ②→④→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一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天象星座”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D. “我思故我在”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观点与漫画观点相一致的是

A. 我思故我在    B. 气者,理之依也

C.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哲学必须是“仰望星空"的,反映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思考和预见未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    (    )

①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哲学总是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存在性

B. 可知性

C. 客观实在性

D. 斗争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体现了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静止作为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永恒的

④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

①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要在绝对静止中把握相对运动

③意识先于客观存在而变化发展

④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一般认为,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然而,一项名为“智能LED植物工厂”的成果未来或许会改变这一状况。它通过计算机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要素进行控制,精准调配供给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实现不用土的植物生产。这说明

①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植物生长的规律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也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人在改造世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物质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基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总是统一的

②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诗人艾青的自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恰恰是随着每个人的出生早早便扎根在乡愁里,凝结在故土的草木中。诗人艾青的自问体现了

①意识可以创造出世上所原本没有的东西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③乡愁取决于诗人的感悟和情感           ④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各种情绪会通过脸色变化表达出来而无需肌肉运动。即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可以通过观察其鼻子、眉毛、面颊或下巴等处血流的细微变化,这些变化由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喜怒难以不形于色”从一个侧面证明

A.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B.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C. 意识与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D.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2月24日,我国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首飞。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AG600飞机的研制工作。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A. 能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客观物质性    D. 社会历史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归来,这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万米级深海科考,表明万米深海不再是我国海洋界的禁区,对我国的海洋资源探测、地球化学研究、海洋生物采集等带来深远意义。从哲学上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们可以探求自然界的终极真理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因为真理是相对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真理是客观的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是错误的,因为认识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远古时代,人类只能用肉眼观测天体,美丽的月亮让人产生了元限遐想;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能够看到月球表面的高山、环形山和平原,首次向世人展示了月球的概貌;“阿波罗”飞船登月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在于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每个时期的认识是有限的

③认识的发展需要实践为其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

④人类的认识能力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内容、规模和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和新召唤。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我国宪法的修改表明

①认识活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

③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没有严格的界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截止2017年6月28日,全国19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982.1千公顷,受灾人口1490.17万人,紧急转移133.37万人,倒塌房屋1.8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29.33亿元,因灾死亡47人,失踪10人。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灾害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第三种人说,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三种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哲学是使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指导学习与生活,是高中生学习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下表是高二学生W的周末学习生活计划及执行情况。

计划

执行情况

5:00 -6:30

背英语单词100个

未完成,只背会20个

8:00 -12:00

数学、物理提高班听课

完成,新增作业

13 :00 - 14 :30

做数学、物理题10道

未完成,完成2题

15 :00- 18 :00

英语,化学补习班听课

完成,新增作业

19 :30 - 24 :00

各科作业共计10项

未完成,完成50%

睡前小结

知识未及时复习,遗忘大半;睡眠不足,身体不适。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评价W的周末计划,并针对其调整完善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像,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从当代社会中感人的事迹、典型的人物中寻求丰富的素材,在文以载道的意义上呵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增强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在立足中国文化意境、文化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形成世界性的视野。

结合材料,从意识的作用角度,分析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

【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能使文艺创作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文艺市场存在的种种怪像。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能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扫除文艺创作中的颓废萎靡之风。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解析】本题以文艺创作要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为话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意识的作用角度,分析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特点、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因此这一作用包括意识或的特点、人能动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jzsjiale_fold]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习近平同志在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时强调,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问题,国家和各级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不断健全,补偿规模还要加大。总的来讲,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

(1)我们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的辩证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2)我们在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时,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