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解析】
本题以两则哲学故事为背景材料,考查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等。
第(1)问可从“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意思,说明强调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指出贝克莱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从“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说明六祖慧能和尚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第(2)和第(3)问都属于问答题,而且两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可直接回答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说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本题要求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
材料一中贝克莱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意思是因为自己的感知事物才存在,自己如果没有感知事物就不会存在,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材料二中神宗六祖慧能和尚认为,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尘埃,否定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本题要求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可运用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本题要求回答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可运用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