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研人员通过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发现了“天使粒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研人员的科学实验验证了马约拉纳提出的猜测的正确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天使粒子”的发现有助于人们研制拓扑量子计算机,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同时微观世界是复杂的,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微观世界的复杂多变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客观上要求人类不断探索真理,提升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因而认识没有终点,认识会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本题以科研人员发现“天使粒子”的过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与文化》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1)结合材料,说明科研人员发现“天使粒子”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属于体现类试题。首先要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具体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然后据此审读材料,结合材料关键信息作答。答题时,要注意观点统率材料,材料印证观点,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为什么远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结合设问限定知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远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教材知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