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必要性:①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丰富和发展;弘扬和维护英烈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②弘扬和维护英烈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培育“四有”公民的客观要求。
建议:
公民:①要认识到英烈精神的重要性,积极学习英烈精神,把握其精神实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②要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弘扬正能量,在工作生活中宣传、践行英烈精神。③要积极与否定英烈精神的错误行为作斗争。
国家:①要通过各种活动,在全社会宣传英烈模范事迹,引导公民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②要加强立法,为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提供法律保障。③要加强执法,依法打击瓦解英烈精神的违法行为。
【解析】
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国家采取措施弘扬和维护英烈精神的必要性,并从公民和国家的角度就如何继承和弘扬英烈精神各提出一条建议。第一问是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把握关键信息“弘扬和维护英烈精神”,调动运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回答。第二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公民角度可以从弘扬、培育和践行英烈精神,同错误思潮作斗争方面分析,国家角度可以从宣传英烈模范事迹、加强立法,为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执法,依法打击瓦解英烈精神的违法行为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