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宪法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做到了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修宪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宪法修改遵循了宪法法律发展规律。
(2)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建设港珠澳大桥加强了三地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桥设计及建成体现了建设者的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科学设计蓝图的指导下,通过建设者的实践活动,大桥顺利竣工。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的激励下,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世纪工程。
【解析】
本题围绕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选取唯物论、意识的能动作用等角度,以通过《宪法修正案》、港珠澳大桥通车等相关素材组织材料,全方位考察考生对于时政热点的把握,意在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公众参与的学科素养。
(1)本题要求使用唯物论的知识进行作答。考生可以回忆唯物论相关知识,再从材料中寻找是否与此原理相关。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宪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着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
宪法是一种意识,修改宪法的目的是推动意识的发展,使其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树立正确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社会发展遵循一定规律,而宪法则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因此,修改宪法需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本题限定使用意识的作用回答相关问题。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考生可以据此组织答案。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港珠澳大桥计划修建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通过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方案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港珠澳大桥从无到有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港珠澳大桥修建者充分认识当地的地质条件、区位布局,合理统筹全局。
人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港珠澳大桥并非天生存在,而是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而成功修建的。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港珠澳大桥的成功修建,离不开工程师、工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进,成功创造了港珠澳大桥这一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