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保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一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传统生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其新的时代风采。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性提炼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智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可以为人类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有益借鉴。
【解析】
本题属于学科综合类试题,以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5000年的生态文化及其成果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说明从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到今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的变化体现了传统文化什么特点。试题设问给了考生重要提示,要围绕传统文化的特点回答本题。结合材料分析,考生可以确定的知识角度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然后说明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内涵即可。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是对全球的重大贡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需要回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者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同类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具体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考生结合材料缩小知识要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然后运用已经确定的知识要点分析材料,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正确处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崇尚好山乐水的生命情趣和家国情怀,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理念,都在彰显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也给世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