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现象:中国大陆商品附加值低,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底层。
②原因:科技研发投入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投资偏重于初级产品产业,直接导致附加值不高;品牌过度依赖广告营销,缺乏产品质量的支撑。
(2)①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②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投资从初级产品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变。
③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对外开放建立在独立自主的根本基点之上。
④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那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②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既要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要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或回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解析】
本题属于学科综合题,以全球价值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在相关数据的对比以及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上图反映什么经济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原因有哪些?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概括现象,考生读表头,确定解题方向:全球价值链;读图表,数据比较:图表中中国大陆商品附加值处在最低端;说明情况:中国大陆商品附加值低,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底层。第二步分析原因。考生需结合材料“《金融世界》最具品牌价值企业的科技含量平均超过78%,我国企业只有40%”说明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投资结构上,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说明我国投资偏重于初级产品产业,直接导致附加值不高;“我国知名企业过度依赖于电视广告效应来支撑品牌。”说明我国品牌过度依赖广告营销,缺乏产品质量的支撑。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说明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价值链中,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状况?知识限定比较模糊,但仔细分析发现本题解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考生可回顾这一知识点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试题情境分析作答。主要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同顺应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的重点、战略、原则、格局等方面整合教材知识,组织作答。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应对文化全球化中的冲突和挑战?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简要分析说明材料,形成答案要点。
①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结合试题情境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那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文化具有多样性。结合试题情境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结合试题情境既要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要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