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佛教的传播推动了敦煌壁画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同时期的壁画风格反映了佛教的传播过程。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敦煌壁画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逐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材料,以敦煌壁画的演变过程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模块设置问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事物的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敦煌壁画的发展过程。知识限定比较明确,考生可先回顾认识论的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由这三个关键词联想相应的知识点: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含义、认识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然后结合材料与试题设问进一步确定答题所需的知识角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知识点确定下来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受佛教传播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壁画具有不同的风格”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同时期的壁画具有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了认识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反映,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各个时期壁画的风格也不同;从十六国和北魏到唐代,壁画艺术在不断演变、丰富、发展,反映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将这些知识点和材料的对应进一步梳理,形成条理,答案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