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9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9月7日在河北承德木兰围场开始

②当地时间2019年9月13日,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举办

③2019年8月20日,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

④2019年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

A. 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B.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3月5日,是第五十六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①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源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A. 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 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 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以巴西音乐人汤姆(Tom)和维尼修斯(Vinicius)命名的里约奥运吉祥物在世界各地热卖。据奥组委预测,2016年奥运会纪念品销售收入将达10亿巴币。奥运吉祥物的热卖体现了()

A. 文化的单一性带来文化的丰富多彩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4月10日,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A.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C. 文化影响经济活动

D.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岁末,集结9家博物馆(院)代表性文物的《国家宝藏》电视节目,邀请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纪录片综艺”的呈现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借助电视节目创新,剪纸、纂刻、青瓷烧制等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途径……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再发新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融入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②传统文化再发新芽的关键在于促进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创新

③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白领女性,退出职场后结识了一帮牌友,靠打牌消磨时光,结果书没读,花没养,人也颓废了许多,后来加入了一个写作圈子,一年下来,不仅赚了点稿费,还因为读书丰富了精神生活,人也开朗了许多。这启示我们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慎重选择朋友圈

②文化塑造人生,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④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    B.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兴起“汉语热”和“儒家文化热”。在2010~2016年短短六年时间里,仅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就翻了十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

B.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

D.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 受教育程度

B. 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11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闭幕。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艺术节展演共45台剧目,荷兰舞蹈剧场现代舞《狩猎我心》等15部剧目出票率均达到100%。来自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多部作品广受欢迎。这体现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 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 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D. 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①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明清之际,“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茶之路”,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这表明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曾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了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得益于

①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

②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

③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④推陈出新——借助科技推进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开幕,本届大会以“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主题,旨在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以至于推进儒学学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

A.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B.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 文化创新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D.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变化发展的             D.积极向上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9月7日,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中,人们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也可以领略到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国外艺术家的杰作。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相互碰撞让展览呈现出一场精美绝伦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中西文化的趋同

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十九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方方面面,于文明而言,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这要求我们,促进文化发展

①要海纳百川、熔铸百家,充分吸收外来文化

②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

③要科学分析、认真甄别,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越来越多地利用航拍机、微型摄像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对大型活动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表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A. 已经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B.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C.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导致了旧的传媒的消失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第53届世乒赛的吉祥物为“乒宝”。设计灵感源自“一次偶然看到乒乓球落入水中,溅起水花的那一刻,感觉非常奇妙,所以就用乒乓球作为‘乒宝’的身体,用水作为四肢”。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文化创新源于设计者的实践体验

B. 文化创新源自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C. 用心观察生活就能实现文化创造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作为下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中国北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八分钟演出,再现中国元素,在精彩的演出背后,科技的力量让创意更加丰满。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中外文明激情相拥。这种相融相拥有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③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现场观众表示,本次演出将进一步增进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许多青少年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

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与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12分)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    “一带一路”把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将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应有态度正如费孝通先生认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加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将有利于推动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共享,推动我国和沿线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推动亚、欧、非三洲的文明多维交融,推动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怎样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