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从4世纪至14世纪,即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敦煌石窟群在连绵千余年间陆续营建完成,现存数百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和壁画,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②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分建筑、雕塑和壁画三大类,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③敦煌石窟在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的本土文化之上,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把它传入了内地,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敦煌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充分挖掘敦煌文化价值,向世界传递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产品。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博大的胸怀,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
【解析】
本题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主要考查考生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敦煌石窟艺术展现了中华文化什么样的特点?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解答好本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教材中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一下即可。材料中“从4世纪至14世纪,即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瓜州榆林窟在内的敦煌石窟群在连绵千余年间陆续营建完成”,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分建筑、雕塑和壁画三大类,这三者互相结合,是统一的整体,但又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敦煌石窟在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的本出文化之上,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把它传入了内地;又不断接受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将它传播于中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签交流的千年延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文化工作者应如何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不明确。解答本题时就是要求考生做到如何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结合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石窟艺术是敦煌‘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站口这个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说明我们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材料中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有着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等,我们要了解和保护敦煌文化,充分挖掘敦煌文化价值;“敦煌石窟在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的本出文化之上,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