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答案示例:
我同意小李观点。
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都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全国垃圾分类标准制定具有共性,如果统一标准,更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实施。
我同意小赵的观点。
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各个地方因为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不同,就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垃圾分类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垃圾分类的开展。
如果回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同地方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使人们在对垃圾分类的不同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使垃圾分类更加科学。可以酌情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3)①要加强宣传,在群众中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因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②垃圾分类要建立起社区、物业和回收企业之间的联系,多方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垃圾分类难题,因为联系构成发展。
其他意见和建议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垃圾分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垃圾分类对居民生活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体现了什么哲理?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要认真分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垃圾、资源,考生可以联想到矛盾双方的转化问题,然后回答: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支持小李还是小赵的观点?运用哲学原理,说明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分为两步,考生先断定支持谁的观点:同意小李观点或者同意小赵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分析说明理由。第一种情况,同意小李观点“全国垃圾分类标准应该统一,这样便于宣传、实施,也有利于支持垃圾桶生产企业、垃圾回收利用企业规模化生产。”,这一观点只看到了普遍性,而没有看到特殊性。考生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都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结合主干知识和试题情境全国垃圾分类标准制定具有共性,如果统一标准,更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实施。第二种情况:同意小赵的观点“不同地方因为人们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垃圾分类标准,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垃圾分类工作展开,反而还会使人们在对垃圾分类的不同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使垃圾分类更加科学。”,这一观点强调了不同地方的不同,考生应联想到矛盾的特殊性,然后运用这一知识角度对小赵观点予以分析。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结合主干知识和试题情境各个地方因为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不同,就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垃圾分类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垃圾分类的开展。考生从其他角度分析,合情合理,亦可。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两点意见和建议,并阐明哲学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结合材料,考生可以从思想宣传、行为实践上予以分析作答。思想宣传上,要加强宣传,在群众中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哲理意识的能动作用;行为实践上,垃圾分类要多方合力,共同解决。哲理普遍联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考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