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面积A是中国的优势产业,面积B为印度的优势产业
根据比较成本学说,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中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均匀,在制造业比印度更有竞争力(有比较优势),适宜进行制造业生产;而印度高素质劳动力优于中国,软件服务业比中国更有竞争力(有比较优势),适宜进行软件服务业的生产。但中国应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如发展高端制造业等)。
【解析】
本题以中印两国的发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印两国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为材料,从《经济学常识》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指出图中A区和B区分别为哪国的优势产业?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比较成本学说,说明应怎样认识中印在国际分工中的产业优势。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属于微观层面的考查。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判断AB两区,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低端劳动力价格低于印度,而印度高端劳动力价格却低于中国。”,可知面积A是中国的优势产业,面积B为印度的优势产业。
第二步,说明中印产业优势,考生可先回顾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①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②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然后对照图示,抓住中国供给曲线和印度供给曲线的相交点,分两段分析中印两国的劳动力优势、产业优势:相交点左端,中国劳动力价格低于印度,相交点右端,印度劳动力价格低于中国。这说明中国低端劳动力价格低于印度,而印度高端劳动力价格却低于中国。中国在制造业比印度更有竞争力(有比较优势),适宜进行制造业生产,因为中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均匀;印度软件服务业比中国更有竞争力(有比较优势),适宜进行软件服务业的生产,因为印度高素质劳动力优于中国。
再结合两国供给曲线以及世界供给曲线,分析说明中国应扩大高端劳动力规模,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