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通过建设者们的实践,徐州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徐州地铁的建设者们运用多项技术,解决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综合联调”“空载试运行”难题,体现了实践各要素及过程的客观物质性。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徐州地铁折射出的发展思路、奋斗精神,都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2002年启动,到今天的开通,历时17年,建设者们共同努力,才得以建成通车。
(2)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徐州地铁的建成并开通,方便了人们出行且极大提高人们出行效率,这是人们建立新的联系的体现,也体现了人们的需要。但是地铁建成新的联系并不是根据人的需要建立的,而是根据徐州市区固有的联系而建立的。
(3)市民出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唯物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依据: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解析】
本题以徐州地铁的建设过程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徐州地铁的建设过程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实践的特点的知识来组织答案:
材料中强调“通过建设者们的实践,徐州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这体现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材料中强调“5年来,在100余家单位上万名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1号线顺利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综合联调’‘空载试运’‘工程竣工验收’‘初期运营前安仝评估’等重大里程碑节点目标”,这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材料中强调“徐州地铁折射出的发展思路、奋斗精神“,这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材料中强调“从2002年启动,到今天的开通,历时17年,建设者们共同努力,才得以建成通车”,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徐州地铁的建成表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进行简要评析,属于评析类试题。“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考生可从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3)本题要求考生为市民如何选择出行方式支招,并各写出一个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依据,属于依据类试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讨论中人们对市民出行方式做出不同的选择,回答唯物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依据是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