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34.(1)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是居民收入增涨慢于国民经济增长。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3)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与材料二政策之间的关系。回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信息。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GDP不断增长;材料二反映了要精准扶贫,说明了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本题要求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与问题,并从分配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其问题,首先指出材料一的问题,要对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但是居民收入增涨慢于国民经济增长。第二问要求从分配角度分析如何解决该问题,考生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即可。
(3)本题要求用财政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H市扶贫中采取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原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考生从这两个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