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 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4分)
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3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3分)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内涵却因时而变。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和“优生优育”两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3分)
评分说明:后3点每点3分,答到其中任何2点即可给6分,该小问满分不超过10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口政策应结合人口状况的变化而调整;(3分)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人口政策也要因时而变。(3分)
(3)答案示例:经济要发展,人口要保证;二孩政策,利国利民。(4分)
评分说明:答案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若考生所提建议与正面宣传二孩政策无关或反对二孩政策的,均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回答。根据材料中的“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可以看出,本题要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改革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公益广告作为广告设计中的一种,自然也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广告设计中,广告语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广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宣传和普及二孩政策”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