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史记·礼书》)在中国,规矩是人生智慧,是道德传统,更是公序良俗。今天对于党员而言,讲干部规矩、守纪律就是要

①把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把内化于心的规矩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党的优良传统

③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时刻牢记这一根本政治规矩

④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步入空间应用发展新阶段。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航天人精神能够

①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构筑民族精神航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 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哲学角度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②“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③“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④“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地家政服务市场上月嫂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2016年,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曲线D平行移动至D1,与曲线S相交于E1。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下列对该图的变化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①月嫂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优秀月嫂更为抢手

②该地月嫂服务市场的工资水平整体上涨

③家政服务市场上愿意从事月嫂服务的人数增加

④为雇佣到优秀月嫂,部分雇主主动提高其薪金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2016年以来,我国PPI降幅持续收窄,9月份实现4年半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对于PPI持续回升的态势,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①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压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②释放经济回暖信号,对提振投资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③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④反映出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积极效应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9月22日,宝钢和武钢正式重组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决心。现阶段,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此,我们必须

①加快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把企业做强做大 

②强化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③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过剩行业劳动生产率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满1000天,已召开27次会议,审议了162份文件。“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不断释放的红利,正悄然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材料一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一系列医改举措正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6年5月,贵州省排调镇排晒村村民李安彬13岁的儿子患上了“肾病综合征”。9月,帮扶干部杨再烨主动联系李安彬,帮助他进行大病救助的报销,住院总金额为76291元,救助后个人支付金额仅为8466元,救助比例80%。李安彬的经历是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从每个人身上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民生状况,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材料二  我们正在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一大波红利。作为改革的“先手棋”,2016年简政放权的力度比往年更是只增不减。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改革是突破口。有了行政许可,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也就有了公职人员“变质”的可能。通过减少审批事项,不仅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还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同时,在制约政府的权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建立公信力等方面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从“劳动者、分配、财政”的角度简要分析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全覆盖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改革是突破口”的依据。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要求制定出现代化的法制,还需要公民树立法治信仰。

材料一   法治信仰是指把法治当作一种理想,将法律视为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法律只在受到信仰,并且不要求强制力的时候,才是有效的。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这种传统又植根于一种深切而又热烈的信念之中——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目前许多人缺乏法治信仰,相当多的人对法律采取一种机会主义的态度:法律对我有利,我就服从、使用它;法律对我不利,则绕过它、践踏它。    法治信仰缺失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自先秦始,人们观念中的最优治理是圣人之治,其次是贤人之治。儒家政治哲学更是概括出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圣而王的理论。法律只是圣明统治者“牧民”的鞭子。由于当代教育在现代法治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欠缺,许多人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很多人守法是出于害怕惩罚,即属于“要我守法”而非“我要守法”。

材料二 

中国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治”的作用。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还是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让公民“视法律为他们生活的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

(2)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

(3)2016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请你针对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两个活动宣传宪法精神并说明其文化生活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