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翻开那过往的历史册页,能够使人们更好认识今天的现实,因为

①现实与历史存在着必然联系   

②历史与现实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

③现实就是历史的重复和再现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和平的爱好者和推动者

②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文明家庭建设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

④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文明的作用不可替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从哲学角度看,以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②“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③“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6年11月27日经中国政府网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是我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①说明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④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常言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二十国集团应

①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迎挑战

②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自身利益,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

④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避免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反腐倡廉是党心所向,民心所思。

     中国共产竟的党员人数已达8800多万,与全国13亿多人口相比,党员仍然属于“少数”,领导干部是“少数”中的“少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强调抓好“关键少数”,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也都聚焦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在某卫视一经播出便掀起了全民追剧热潮。廉洁自律的达康书记,群众至上,雷厉风行;“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豪宅中的一面墙、一张床全是现金,被抓时痛哭流涕……剧中这些画面,悄然间将“不能腐”“尚廉洁”的理念传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该剧之所以圈粉无数,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写实,戳中了当下中国腐败这个社会痛点。《人民的名义》传递出国家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与必胜信念。随着该剧热播。廉荣庸耻的清新风气正在全社会形成。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抓好“关键少数”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人民的名义》热播对弘扬廉政文化的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仅廉诗、廉文、廉洁格言等就不计其散。某校打算结合传统文化以展板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廉政文化思想,请你为展板设计两条主题标语,每条不超过20字。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材料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水平较低,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国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舍理。在一些行业,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创新发展压力大。企业税负较重,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面临利润微薄、经营困难局面,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当前,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材料二 

2016年12月9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7年2月28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培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

2017阜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积极为振兴制造业提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为振兴制造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