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三)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11月30日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气、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材料表明

①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1月,第十六届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它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有机绿色食品,其中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尽管价格高,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关于污染的有机蔬菜价格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高      

②劳动消耗多决定其价格高

③供给量有限导致了其价格高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了其价格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可见,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表明:

①狠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6年4月15日是新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未因此而同步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容乐观。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精神生活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④我们要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应该

①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②建立产品质量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逐步降低失信成本

③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收紧检验检测权限,形成统一的国家检验验测机构和服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发展情况(部分)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国家通过适度财政赤字扩大社会总供给

③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④经济持续发展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与需求学派的凯恩斯主义相对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1)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开启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新时代。

材料二  民法总则编撰过程中,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道德理念融入到民法总则中,让民法总则体现鲜明的民族高尚情操。在继承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规的基础上,民法总则总结提炼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经验,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新的时代特征,例如,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作出规定,这些都鲜明体现出立法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法律文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时代精神。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的编撰过程。

(3)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下一步将编纂民法典各分编,请从哲学角度为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工作提两条方法论建议并简要说明。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题目】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材料一  2016年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从4个重点领域推进明年峰会筹备工作。一是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开辟和抓住新机遇,提升世界经济增长潜力。二是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三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挥其对增长的推动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材料二  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扬。

中国方案

以平等为基础

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以开放为导向

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

以合作为动力

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

以共享为目标

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

 

【答案】(1)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① 峰会确立“4I”主题,有利于促进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提高世界经济发展新潜力;②峰会的召开有利于增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①.有利于促进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③有利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若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作答也可酌情得分)

(2)①以平等为基础,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保障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②以开放为导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经济治理强调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④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或“符合谋发展的时代潮流”);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合作共享共赢。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分别分析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结合材料调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从有利于促进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提高世界经济发展新潜力;有利于增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等方面来回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中的“中国方案”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来分析说明:“以平等为基础,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可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角度来分析说明;“以开放为导向”,可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角度来分析说明;“以合作为动力”,可从当今时代主题角度来分析说明;“以共享为目标”,可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角度来分析说明;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可从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角度来分析说明。

[/jzsjiale_fol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