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吉林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科技改变生活,网络引领未来。“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有利于

①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拉动需求,催生经济增长点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④淘汰落后企业,保证企业盈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曾杰课题小组把金和铜结合,发明了一种光热转换效率高、催化性能好的五角星形新型纳米材料----金铜合金纳米材料。这种被称为“纳米之星”的新型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的乳腺癌,从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

①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可以根据需要来改造世界  

④人可以创造事物之间新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最高科技贡献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一致的是

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 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D.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及时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的决定,重点是对县乡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代表选举和代表工作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作出修改。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这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C. 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三

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三中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

材料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电脑等新的传播媒介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电子阅读量3.26本,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64%,比2014年上升5.9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1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62.21分钟,与2014年相比,增加28.39分钟,首次超过1小时,以手机为代表的阅读终端已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媒介。

材料二

如何阅读?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国外留学经历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有一个学期,她选修了一门社会学的课程。她很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及时认真完成。可学期末老师居然给了一个B!她不能接受这个成绩,找老师去理论。老师很淡然的说:“是的,你的功课完成的不错,也从来不迟到、早退。但是你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你从来没问过我问题。”这次经历给她很大的刺激。她意识到,不问,不是代表“没有问题”,相反,它代表“问题很大”。

(1)对于材料一显示的我国国民阅读的方式的变化,有人表示了担忧。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说明。

(2)材料二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工作和学习中,“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3)“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几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请你就促进全民阅读,给政府提两条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