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在滋养民族法治精神、弘扬文化的支撑作用,把握了二者对立统一关系。
②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法规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①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②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③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他一下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⑤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⑦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⑧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⑨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3)履行法定义务,形成良好风尚;汲取传统精华,涵养法治文化;崇尚社会法治,践行核心价值;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增强法治道德底蕴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原因。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本题通过材料的解读,考生可以从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多个角度展开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履行法定义务,形成良好风尚;汲取传统精华,涵养法治文化;崇尚社会法治,践行核心价值;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