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在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验证了中医药成果的科学性。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中药超量使用与“中病即止”的中医理论是相冲突的,因超量使用而发生中毒事件与中医药本身是没有关系的。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应不断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将其“妖魔化”。(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对中医药的财政支持可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人才支撑。③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助于调动中医药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考生如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立足我国医疗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药文化。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药,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抛弃中医治疗与中药使用中不科学的东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西医的科学方法发展中医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④树立文化自信,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中医药学高峰。(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认识论角度,对将中医药“妖魔化”的观点加以批驳。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限定为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在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验证了中医药成果的科学性,故可以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中药超量使用与“中病即止”的中医理论是相冲突的,因超量使用而发生中毒事件与中医药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故可以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应不断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将其“妖魔化”,故考生可以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国家所采取的举措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中,“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的财政支持”,故可以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的角度说明加大对中医药的财政支持可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材料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强调了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加强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材料中,“建立完善中医机构科技创新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可以从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助于调动中医药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医药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即可。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学者的观点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即首先,从根本途径上来讲,立足我国医疗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药文化;其次,从基本途径上来讲,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即一方面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抛弃中医治疗与中药使用中不科学的东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借鉴西医的科学方法发展中医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最后,从树立文化自信,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的角度说明要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中医药学高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