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原因: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营利能力下降,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方向发生变化,投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要素减少,侵蚀了实体经济的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在控制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资本过度虚拟化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议:①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促进实体经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③推进实体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实体经济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④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促进实体经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⑤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
(2) 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发改委强调着力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③着力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是通过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④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清除落后产能,是通过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实现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解析】本题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科学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并说明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应如何作为。第一问实际是考查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要从市场调节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分析,并注意结合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属于措施类试题,主体指向政府的作为,可以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回答,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国家在振兴实体经济中所担负的职责,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构建关于政府的知识体系:性质及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制约和监督;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振兴实体经济细化分析具体做法,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