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2月文综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农户。读均衡价格曲线图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运行机制图,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E为市场均衡点,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2点

②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1点

③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应该低于P2点,此时应该对低收入消费者补贴

④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应该高于P1点,此时需要对低收入消费者补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有利于()

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分享经济又称共享经济,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闲置资源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03%,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作为新兴业态,分享经济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列对该商业模式影响传递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A.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引领新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闲置资源充分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C. 供需高效匹配→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D.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歌法。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  )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义务

②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保障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有助于我国公民树立责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1月11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设立监察委员会,该机构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和国家决定设立监察委员会

①旨在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有利于杜绝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

④彰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9月18日,在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7次修改党章。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把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有利于党中央进一步凝心聚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 

④党章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题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  )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④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分享经济@迎来了发展的热潮。

材料一    从汽车到自行车再到充电宝、篮球、雨伞甚至名牌包都在以“共享”之名以行。30余家共享单车企业、10余家共享充电宝企业、6家共享雨伞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l 5种共享产品正在“跑马圈地”,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风口”。对此,有专家表示,风口浪尖上的分享经济无限扩张,大量资本被投放到同一领域,一旦资本“退烧”,留下的“一地鸡毛”又将如何收拾?

材料二    201 7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强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加强分类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协同治理。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我国分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国家和企业应如何避免分享经济留下“一地鸡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甘肃网2017年2月l5日讯,华亭县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人们的经济状况与其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

材料二  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

(3)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请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两条动员标语。

 

【答案】(1)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卜相互转化,经济扶贫为文化扶贫提供物质保障,文化扶贫为经济扶贫提供精神动力;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百转化,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义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央,学会统筹兼顾,经济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文化扶贫是经济扶贫的有益补充,二者相得益彰;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扶贫工作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文化扶贫。

(2)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实质就是要肯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①书香引领文明、教育助推发展;②增文化之底蕴、促经济之发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精准扶贫中的文化扶贫为话题,以华亭县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和文化扶贫的重要性为载体,从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观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最后可以从进行总结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其实质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的知识。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作用,因此考生可以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展开说明即可。

(3) 本题比较考查,以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为话题,要求考生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两条动员标语。考生所提的标语 围绕着“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这个主题,同时要符合动员标语即可。

[/jzsjiale_fol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