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①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发挥优秀文化促进我国整体扶贫发展的积极作用。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为我国整体扶贫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我国整体扶贫的立业根基,为贫困地区人民不断开拓进取提供精神力量。④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3)如何引导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体性扶贫,请你就此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
答案示例:①扶贫济困你我他,践行善心靠大家;②扶贫路上你我同行,温暖人间爱心相伴;③人人都是扶贫使者,个个都是济困力量;④扶贫大家帮,共同奔小康。(考生一定要从公民角度拟定,要有“主动、积极”参与扶贫之意,才能得分)
【解析】本题以哲学的作用和整体扶贫为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难度较大,第三问较简单。
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的理解。属于认识类的题型,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答题,其答题的要求先摆出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分析原因、影响或作用等,最后根据题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可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真正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角度分析。
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整体扶贫要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原因。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扶贫中的重要意义。把教材中关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与扶贫结合即可。还需要回答其现实意义,如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第三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要求就如何引导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体性扶贫拟订两条宣传标语。注意不要偏离主题,字数不要太多,约15字以内较好。